槽型攪拌機廣泛用于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行業的物料混合,其攪拌均勻度、轉速穩定性直接影響產品質量。定期校準是保障設備性能的關鍵,以下從理論依據到實操步驟,拆解完整校準流程。?
一、校準前理論準備:明確標準與工具?
校準需遵循《攪拌設備性能測試與校準規范》,核心指標為攪拌轉速誤差≤±2%、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≤5%。需提前準備工具:數字轉速計(精度0.1r/min)、標準物料(如面粉,濕度≤12%)、電子秤(精度0.1g)、計時器。同時,需確認設備處于空載狀態,切斷電源30分鐘,待機身溫度降至室溫,避免溫度影響機械部件精度。?
二、實操第一步:基礎參數檢查與歸零?
外觀與連接檢查:查看攪拌槽內壁有無變形、攪拌槳葉片是否磨損(磨損量超過原厚度10%需更換),緊固螺栓有無松動,用扳手按標準力矩(通常8-12N?m)擰緊。?
控制系統歸零:接通電源,將轉速旋鈕調至“0”檔,檢查顯示屏讀數是否為0,若存在偏差,進入設備參數設置界面,選擇“轉速歸零校準”,按提示完成歸零操作,確保初始狀態沒有問題。?
三、實操第二步:轉速校準與驗證?
多檔位校準:將轉速依次設定為設備常用檔位(如50r/min、100r/min、150r/min),每檔穩定運行5分鐘后,用數字轉速計緊貼攪拌槳軸端(非接觸式需貼近葉片邊緣5cm內),連續測量3次,取平均值。若誤差超過±2%,需調節電機調速器:順時針旋轉調速電位器提升轉速,逆時針降低,直至誤差符合標準。?
穩定性驗證:選定中間檔位(如100r/min),連續運行30分鐘,每5分鐘記錄一次轉速,計算較大值與較小值差值,差值應≤1r/min,確保長時間運行轉速穩定。?
四、實操第三步:混合均勻度校準?
物料準備:稱取10kg標準物料,加入0.1kg tracer示蹤劑(如紅色食用色素,易分散且不與物料反應),手工預混2分鐘后倒入攪拌槽。?
攪拌與取樣:設定常用轉速和攪拌時間(如100r/min、15分鐘),攪拌結束后,立即從槽內上、中、下3個區域各取3份樣品(每份100g),用電子秤稱量樣品中示蹤劑含量。?
數據計算:根據公式計算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(CV),CV=(標準差/平均值)×100%,需≤5%。若超標,需延長攪拌時間或調整攪拌槳角度(角度偏差應≤5°),重新測試直至達標。?
五、校準后記錄與維護?
校準完成后,填寫《槽型攪拌機校準記錄表》,記錄校準日期、設備編號、各檔位轉速誤差、混合均勻度數據,簽字確認后歸檔。同時,清潔攪拌槽內壁,涂抹防銹油(食品級設備需用食用級潤滑油),切斷電源,張貼“校準合格”標識,校準周期建議為每3個月一次,高頻使用場景縮短至1個月。?
遵循以上全流程,可確保槽型攪拌機各項性能達標,避免因設備偏差導致物料混合不均,保障生產質量穩定。